西昌古城墙

2016-06-29



陈晓虎


   西昌古称邛都。秦时“尝通为郡县,至汉兴而罢”。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以邛都为越嶲郡,辖十五县,属益州,郡治邛都。北周天和三年(568年),置严州。隋开皇六年(586年),将严州改为西宁州。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置嶲州。唐懿宗咸通元年(860年),被南诏政权占领,南诏设建昌府。后大理国袭其建制。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年)置建昌路。明太祖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建昌路为建昌府,属云南行省。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废府,设军民指挥使司。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置建昌卫,属四川行都司。清雍正六年(1728年),裁建昌卫设宁远府,置西昌县,“西昌”之名自此始。中华民国时期,初裁西昌县并入宁远府,后又裁府复置西昌县。

   古城位于现西昌市区西北部,北与北山相接,西临西河,东有东河,东南为开阔平坝。该城地形西北高,东南低、海拔高度1590米。

   古城北面和西面垂直,两墙各长1200米,东面和南面呈弧形。整体形状形似一把展开的折扇。整个古城总占地面积约144万平方米。古城开四门,北为建平门,南为大通门,东为安定门,西为宁远门,且南北、东西相互对称。宁远门早年闭废,约在清乾隆年间又在城西南角(今市教育局教研室)开新西门,抗战期间在南墙西段(今大巷口北端)开小南门。现除建平、安定,大通三门尚存外,其余皆毁。城内主要有南北、东西两条主要干道,呈现十日交叉状,以钟鼓楼为中心,分为东西南北四条主街,另有城南有顺城街,城西有石塔街,城东有涌泉街。此外各街之间又有二十余条小巷相连,使其各街巷纵横交错,构成一个四通八达的网状格局。

 


   西昌古城格局至少在唐代已经形成,唐初在此设立嶲州都督府。太宗李世民对西南少数民族实行招抚政策,鼓励发展生产,使西南地区的封建经济得到恢复和善展,社会相对稳定。在此社会背景下,修筑了规模宏大的嶲州城。城呈正方形,城墙为泥土夯筑,每边长约 1750米,总占地约306万平方米。除南城墙因历年基本建设所毁外,其余皆清晰可见。



   明代建昌卫城建在唐嶲州城的西北角上,其占地面积约为唐嶲州城的四分之一。据民国《西昌县志》记载,“宁远府城,西昌县附郭,即建昌卫。明洪武中建土城,宣德二年甃以砖,高三丈,周九里三分。门四,安定、建平,大通、宁远。”即未明确建土城的确切年月,更未提建四门是洪武年或是宣德年。但通过现场勘察发现,城门的门额为“洪武贰拾年四月吉旦立”。

   建昌城从明建成以来,屡次遭受地震、洪水、战火、城市建设等影响,并进行了多次维修。首先是嘉靖十五年二月二十八日(公元1536年3月19日)发生在西昌新华的7.5级大地震。据嘉靖二十年抄本《四川总志》卷16记载,“丑时建昌卫地震,声吼如雷数阵。本都司并建前二卫大小衙门、官厅宅舍、监房仓库、内外军民房舍、墙垣、门壁、城楼、垛口、城门俱各倒塌顷(倾)塞,压毙……”说明新华发生大地震对古城城门城墙等造成了极大破坏。

   公元1644年张献忠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权后,其部将刘文秀(抚南将军)在西昌举“大顺”旗号据城数月,进行反清斗争,同时对古城进行培修,这可以从城墙上发现的“大顺”纪年砖得到证实。

   清雍正十年正月初三(1732年1月29日),发生在西昌南大箐梁子6.75级地震,据《四川建昌镇总兵官赵儒折》(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五日):“
历年已久,所有房 屋,墙垣倾圮欹斜者居多,坚固整好者无几。臣随量为捐资,购料募匠,酌量牮苫修整,聊备栖止 ”说明古城在次地震中受到了损毁,并在震后得到捐资修缮。

   又据民国《西昌县志》所载:“……清乾隆三十一年重修,嘉庆十年补修,道咸间亦时有修…”。说明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嘉庆十年(公元1805年)及道光年间都进行了维修。现场也发现了有“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等年号的城墙纪年砖。

   根据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捐修护城碑碑文“道光十年岁次庚寅,士民捐建东门外第,二段护城石堤告成,计长贰X柒丈,基深捌尺,出XX尺,底宽壹丈捌尺,XX宽壹丈陆尺。…”说明道光十年修建了东门外第和护城石堤。

   道光三十年八月初七~初八(公元1850年9月12~13日),发生在邛海核桃村(赫逃村)7.5级地震,古城再次受到损坏。据四川总督徐泽醇的查灾奏折中报告:“
城垣、衙置概行倒塌”。现场发现的清咸丰元年(公元l851年)纪年砖,证实了次年对城墙进行了维修。

   据培修城垣河堤碑记载:“光绪戊子年(公元1888年)五月二十三日夜,河水陡涨,冲坏城垣,二十二丈,河堤六十丈,蒙提督军门建昌总镇刘。特授宁远府正堂于筹款,特授西昌县正堂许督修,建昌镇標下左営守府周督工,宁远府XXX经历吴监修,
丈二尺,内堤入土臺捌尺,出土陆尺,外堤入土臺丈二尺,出土宽九尺。光绪己丑年(公元1889年)三月初一日立”。又据民国《西昌县志》所载:“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六月,东河水溢,冲毁城垣,知县许振祥请款修复”。证实了1888年东河大水,冲垮东部的城垣,并进行了修复。

   又有“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六月,大水毁城堤,七月水遂毁城数十丈,宁远府知府陈廷绪筹修复旧” 。在东城墙则发现大批清宣统年号砖,证实了这次洪水给城墙带来的影响,并在第二年进行了维修。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五月,驻昌国民党川康边防军司令刘元璋为了阻止红军入城,公然下令火烧西街、顺城街。三天三夜的大火使大通楼化为一片灰烬,至于其他几门毁于何时不明。

   1958年西昌铁工厂成立,工厂位于安定门。许多厂房车间修建在城墙上,甚至将马面里的夯土取走,改建成炼钢炉等,对古城墙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文化大革命时,大通门成了造反派的武斗据点。一些部门和单位趁混乱之机将大通门占为己有,挖毁城墙,或建住房,或盖仓库。

   20世纪80年代,修建东门外滨河路,对城外壕沟进行了回填。

   1992年扩街,南门至西门的城墙大部份拆除,仅保留南门(大通门)及相连接一段。
 
   1991年4月,大通门、安定门公布为第三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得到相应的保护。

   1998年大通门修复,主体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仿明清重檐城楼。
 
   西昌古城墙历经多次劫难,现保存的主要为明清遗存。城墙以砖石建造,下部采用条石砌筑,上部采用青砖,砂浆为石灰糯米浆,内部为红砂块石。顶部铺设青砖,墙顶有女儿墙和垛口,女儿墙为青砖,高0.9米,垛口缺失。墙体底部宽窄不一,最宽为10-11米,顶部宽6-9米。墙体条石和青砖都是采用三顺一丁的砌法,但由于城墙历经的时代较多维修,所以上面的青砖条石有很多种规格,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青砖:280X180 X70、 450X270X120、370~387X190~200X85、460X180~200X100等;红砂条石:600~1200(L)X330(W)X180(H)、500~900X150X120等;墙体内部的块石取至于东河河石,大小不一,最大为500,最小为100,材质为红砂石。安定门门楼为后期掭配,具体年代不详,形制为单檐歇山,平面为方形,开间为6.1米,进深为6.3米。城台及城门洞保存完成,城台长55.15米,宽24.07米,高7.6米。城门洞一个,宽5.15米。大通门城楼为后期修复,除此之外其它匀为原物。修复的城楼为歇山重檐,占地2800平方米,高23米。城台长65米,宽22.9米,高11米。城门洞一个,宽5.46米。

   现城墙遗存主要位于东段,即大通门到安定门,再到西昌二中。其保存状态主要分为4种,第一,主体保存保存较好,顶部墙垛和女儿墙有缺损;第二,主体残损,局部垮塌;第三,主体全部缺失,城墙基础保存;第四,墙体及基础全部消失,主要位于西昌二中南部的滑坡处。



   遗存病害较多,主要威胁到城墙安全是后期修建建筑对其的侵占。解放后在城墙上和城墙的内外修建了很多建筑,有地直接以城墙作为基础,有的把城墙拆除后修建,或者紧邻城墙内外修建建筑,并在城墙上凿洞开沟等,这些都导致了城墙墙体严重破坏。其次是年久失修,并经历了多次地震水灾,使之地基下沉变形,墙体开裂外鼓,局部垮塌,构件缺失等。第三,城墙上生长了大量的植物,对城墙的破坏也不可小视。特别是榕树,榕树生长快,根部发达。据现场勘查发现,其根须造成了很多裂缝,而且还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第四,后期为了城市的发展、道路的修建,将原瓮城进行局部拆除或改变门洞方向,回填壕沟等,这些都导致其完整性破坏,真实性受损。第五,后期的不当维修。在历次维修中,并没有按照原有的形制、材料和工艺进行修缮,因此造成局部结构衔接不稳,外观风格杂乱的特征。

   虽然古城墙历经沧桑,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但它的格局还依稀可见。它像年轮一样,展现了西昌悠久的历史,记录了古城的发展变化,包含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技术等方面的重要信息;它还是古邛都的文化地标,其古朴雄伟的格调,展现出曾经的辉煌。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