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之魂—斗拱

2016-08-05


吴金洮


   

    楔子: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木构架体系的重要结构构件,是联结柱、梁、桁、枋的一种独特的托架。其最初是为了满足建筑梁柱承托功能的需要而产生,使屋架在承受水平外力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在一定的程度上能抵御地震、和台风等灾害。而后随着历史的发展其结构功能逐步衰弱,而渐渐变成梁枋上下木架间的过渡装饰物。

    斗拱在中国木构架建筑的发展过程中起过重要作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发展状况不同,国家制度和历史文化背景对斗拱形式的形成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的演变可以看作是中国传统木构架建筑形制演变的重要标志,也是鉴别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年代的一个重要依据。 


一、斗拱的产生与发展历程简介


    从外形上看,斗拱最早出现于商周时期,商周青铜器“令簋”的四足即与斗拱之栌斗形象相似。此时的“斗拱”只起简单的承托作用。



令簋


    战国中山王墓出土的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上看已经有45度转角放置的、用于悬挑的斗拱形象。这个方案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最接近斗拱形象的例证,当然此时期建筑中是否存在起悬挑作用的斗拱,目前尚无实例可考。不过,在汉代明器中,这种起悬挑作用的出跳斗拱已很普及了,且出挑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大致可以推测早在汉以前斗拱便已运用于建筑营造之中,很有可能在先秦时的建筑中便已有斗拱存在。 



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


   从现存的汉代建筑(汉高颐墓阙)中可见,斗拱已存在于当时的建筑中。



汉高颐墓阙


    两晋、南北朝时期斗拱的主要分件——斗与拱的形式,逐渐趋于规范。其补间斗拱的构造与形式,继汉代的传统加以改革与创新,出现了华拱与人字拱两种。这些补间铺作均不出跳,其作用只限于增添檐枋的跨中支点,以减少檐枋的弯矩和挠度。人字拱也由直线逐渐演变为曲线,表现出对斗拱艺术效果的积极追求。此一时期的斗拱,无论其形态、结构,还是所置放的位置,都没有固定之处,足见斗拱的制作和使用是随意和灵活的,也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建筑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规制和形象。





天龙山石窟斗拱雕刻


    山西太原天龙山石窟斗拱的柱头铺作是原始的栌斗,补间铺作是曲腿立脚人字拱。从已有图像看,初唐时期,补间铺作除注重功能性外,开始突出其装饰作用。

   唐代是斗拱发展的成熟期,种类和形式大致稳定,也是斗拱在结构上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斗拱的主要特点在于柱头斗拱所承托的梁多插入斗拱中,使斗拱和梁架拉结在一起,顺屋身左右横出的拱也和井干状的柱头方(即枋)交搭在一起。建筑的一圈柱头枋和同它成直角的正、侧两面的梁交织成一个分为若干井字格的水平框架,斗拱成为各交叉处的加强节点。这时斗拱已不再是孤立的支承架或挑檐的构件,而是水平框架不可分的一部分。这个水平框架如今称为铺做层,用于殿堂型构架柱网之上,对保持木构架的整体性起关键作用。在挑檐上,已经有四挑和计心的做法,且多为重拱。


佛光寺东大殿主体铺作


    这一时期斗拱的特点是:斗拱巨硕,与柱高比可达到1:2,加上直昂的作用,常使出檐达三四米,铺间一般不设斗拱或仅设1、2朵或只用蜀柱。


唐南禅寺大殿斗拱


北齐义慈惠石柱(铺间设蜀柱案例)


    唐代佛光寺大殿柱头铺作出双杪双下昂,为昂之最古实例。其第一第三两跳偷心。第二跳华拱跳头施重拱,第四跳跳头昂上令拱与耍头相交,以承替木及橑檐榑。其后尾则第二跳华拱伸引为乳栿,昂尾压于草栿之下。其下昂嘴斜杀为批竹昂,敦煌壁画所见多如此,而在宋代则渐少见,盖唐代通常样式也。


佛光寺东大殿斗拱

    

    宋代时期经济的繁荣和朝代的文华气质,促使斗拱发展到形制丰富和结构严谨时期。这个时期斗拱在技巧上有了很大的变化,变得极为复杂与精美。为了建筑的外形美观,斗拱在尺寸上减小了,数量上却增加了。在柱与柱之间还增加了一攒“平身科”,也叫补间铺做。建筑的屋身变高,屋顶变陡,斗拱大小适宜,与建筑比例协调。

    宋代《营造法式》为宋代刊印的国家建筑规范,其中将材分八等,材的比例是各以十五分为其取材之广,以十分为其厚。由此开始斗拱的形制大小得到统一。 


山西晋祠圣母殿斗拱


   “圣母殿下檐斗拱,柱头铺作出平昂两跳,单拱设计心造,其昂两层实以华拱而将外端作昂嘴型者,为后世常用之昂形华拱最早一例,其耍头作蚂蚱头形,其后尾为华拱两跳,以承乳栿。补间铺作单抄单下昂与令拱相交之耍头亦作昂嘴状故呈现单抄双下昂之现象,盖宋初特征一也。”



圣母殿斗拱

    

    斜栱,作为古代木结构铺作的一个构件,从未给出过明确的定义,《营造法式》中也未提及。但现存的古代木结构建筑实物却经常出现。“斜栱”是指:铺作中的某些栱是水平斜置的,即与建筑物的面阔和进深呈非90°角度的栱,多为45°或60°。斜栱始于宋,鼎盛于辽金,金以后衰落,逐渐消亡于清。现存实物中,辽金时期是“斜栱”出现最频繁、数量最大、种类最多的时期,比宋时期出现的多,因而一般称“斜栱”为“辽金斜栱”。



山西陵川礼义镇南吉祥寺中殿斜拱


    元朝的建立结束了中国境内宋、金、西夏诸政权之间对峙的局面,实现了全国大统一。在建筑方面,各民族文化交流和工艺美术带来新的因素,使中国建筑呈现出若干新趋势。此时期大量使用减柱法,但正式建筑仍采满堂柱网,喇嘛教建筑有了新的发展。汉族传统建筑的正统地位在此时期并没有被动摇,并继续发展。官式建筑斗拱的作用进一步减弱,斗拱比例渐小,补间铺作进一步增多。



山西芮城县永乐宫(元)



永乐宫大殿斗拱


    明朝形成了新的定型的木构架:相对宋元时期,明代官式建筑的斗拱用材进一步缩小,斗拱的承重性能减弱,工匠们选择大幅度增加柱间斗拱的数量来弥补这一点,同时由于宫殿、庙宇要求豪华、富丽的外观,因此失去了原来意义的斗拱不但没有消失,反而更加繁密,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成了木构架上的累赘物。



智化寺万佛阁斗拱(明)

    

    清代官式建筑延续明代建筑传统,继续弱化单体建筑的个性,而突出体现建筑群整体布局的气势,这是清王朝彰显其帝国强大的最恰当的表达。雍正十二年(1734),清工部颁布《工程做法则例》,用以指导官式建筑营造时必须遵守的规矩与尺寸。清代,宋时所用的材、栔、分不再作为建筑尺度的衡量标准,取而代之的是“斗口”,即坐斗正面的槽口。斗口尺寸确定以后,可以推演到每攒斗拱的宽度、出跳的尺度以及建筑高度,进而可以推算到全屋的面阔与进深。



清故宫太和殿斗拱


天安门上檐斗拱


    

    小结:明清两代,斗拱进一步发展演变,出现了如意昂、象鼻昂等装饰性形象。这些花式多样的斗拱,是数千年的斗拱历程中的最后篇章。斗拱的发展如一首跌宕起伏的交响曲,经历了萌芽、发展、成熟、高潮而转向舒缓,最后归于寂静。 

    斗拱的发展过程:   

    1、西周到两汉,是斗拱的初始形成与发展阶段。 

    2、隋唐、两宋是斗拱发展成熟趋于制度化的时期,斗拱发展成熟,力学性能和建筑造型完美结合。 

    3、明清时期,结构作用蜕化,装饰性强化,是斗拱的实质性退化阶段。 


二、斗拱结构与构件演变简析


    中国古建筑斗拱是立柱顶、额枋和檐檩间或构架间,从枋上加的一层层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结构叫拱,拱与拱之间垫的方形木块叫斗,合称斗拱。斗拱主要由:斗、拱、翘、昂、升5大构件组成。


佛光寺东大殿斗拱详图


    栌斗,又名大斗,栌斗在全攒斗栱最底层,承托全攒重量的斗状方木块,开十字卯口。清称坐斗。

    散斗:宋代称谓,在各种横向栱(慢栱、泥道栱)的两端,开口一字形,承托上层栱或枋,方向与枋一致。清称三才升。

    齐心斗:位于横栱中心的斗,一字开口承托上层栱或枋,方向与枋一致。清称槽升子。

    交互斗:位于横拱与华拱相交处,承托横拱和华拱传来的双向合力的拱。开口十字形。

    泥道栱:栌斗内的第一层横栱。清称正心瓜栱。

    华栱,斗栱垂直(进深方向)出跳构件。宋《营造法术》曰:“或谓之‘抄栱’,又谓之‘卷头’,或谓之‘跳头’。出一跳华栱称为“一抄”,或“出一卷头”;出二跳华栱称为两抄,或出两卷头。”清叫“翘”。

    慢栱:瓜子栱和泥道栱之上的横栱。

    瓜子栱:跳头上第一层横栱 。清称瓜栱。

    令栱:最外(上)一跳华栱或昂之上的横栱。

    骑栿栱:与栿(梁)相正交的横栱,好像骑在梁栿之上一样,上承栱或枋。

    昂:是斗栱中斜置的构件,起杠杆作用,利用内部屋顶结构的重量平衡出挑部分屋顶的重量。有上昂和下昂之分,其中以下昂使用为多。上昂仅作用于室内、平坐斗栱或斗栱里跳之上。下昂是顺着屋面坡度,自内向外,自上而下斜置的昂。其功能是使出檐的重量通过杠杆原理与檐柱中心线以内檩、梁的重量相平衡,用于外檐。上昂是向外向上挑的受压受弯构件,昂身不过柱中心线。结构上起斜撑作用,可减少斗栱出跳。

    耍头:最上一层栱或昂之上,与令栱相交而向外伸出,昂之上,且与昂平行大小相近的直木;衬方头下所用出跳木料,多为蚂蚱头状。清式称蚂蚱头。耍头前后两端都露在外面,外端多作蚂蚱头状,里端作成麻叶头状。



斗拱分件图


    唐宋斗拱与梁、枋(两柱之间起联系作用的方柱形木材)结合为一体,起传递梁的荷载于柱身和支承屋檐重量以增加出檐深度的作用。


唐宋时期斗拱剖面


    明清斗拱突出了梁、柱、檩的直接结合,减少了斗拱中间层次,成了在柱网和屋顶构架间主要起装饰作用的构件,简化结构,节省木材,达到了取得更大建筑空间的效果。



明清时期斗拱剖面



明清斗拱名称对比表


    小结:上文主要简析了斗拱各组成构件的名称及作用,也列举了唐宋时期斗拱和明清斗拱的部分差异。而唐代至清代斗拱除构件名称、度量尺寸有所差异外,结构构件同样有着不小的变化,尤其以“昂”构件者变化最大,下一章将结合中国古代各朝社会背景等方面着重分析斗拱逐渐演化历程。

                                                 

                                                                              未完待续



 



参考文献:

《斗拱的演变及中国古代建筑形式探微》—李冬、殷亚静

《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马炳坚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