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古城墙

  西昌古城格局至少在唐代已经形成,唐初在此设立嶲州都督府。太宗李世民对西南少数民族实行招抚政策,鼓励发展生产,使西南地区的封建经济得到恢复和善展,社会相对稳定。在此社会背景下,修筑了规模宏大的嶲州城。城呈正方形,城墙为泥土夯筑,每边长约 1750 米,总占地约 306 万平方米。除南城墙因历年基本建设所毁外,其余皆清晰可见。

  西昌古城墙修筑年代早,位处古代边陲地区,修筑技术和中原有相同之处,也有很多地方特色。首先都是方形布局,四面各开一道城门,并都筑有瓮城,城墙有马面(当地人称为炮台)、角台,但上面有无敌楼角楼,已经无法考证。城墙墙体都包砌青砖,收分合理。但在内部不同于中原地区夯土墙体,西昌古城墙采用的是当地河中的红砂块石砌筑,采用灰浆为糯米石灰浆,墙体异常结实。对它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古代城墙的修筑方法,以及当地的特色做法。

  古城墙尺寸高大雄伟,设施完备,格局清晰,并历经多朝,古朴苍劲,足以证明它在是古代西昌的重要作用,是珍贵的文化地标之一。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