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带会馆

    明末由于张献忠起义,四川人口骤降。以致清初四川“丁户稀若晨星”。清康熙、雍正、乾隆时期政府为恢复经济,规定“各省贫民携带妻子入蜀开垦者,准其入籍”,发起了“湖广填四川”。大移民潮迁移而来的客家人后裔,主要来自广东东北山区、江西南部、福建西部等地。同籍客民联络集资,奉其原籍地方通祀之神,或名曰庙,或名曰宫,或名曰祠,通称会馆。各个会馆以省籍划分,江西会馆称万寿宫,广东会馆称南华宫,湖广会馆称禹王宫。

 湖广会馆:始建于1746年(清乾隆十一年),做为同乡联络据点。1912年(民国元年)毁于火灾,1913年(民国二年)重建。建国后,由粮食部门接管,继而由洛带卫生院使用。1993年,使用单位投资十余万元,对前、后两殿进行修缮。2001年,洛带镇人民政府筹资100余万元,按文物修缮原则,对会馆主体建筑进行修缮,同时恢复原有万年台。2006年5月,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江西会馆:始建于1746年(清乾隆十一年),做为同乡联络据点。民国初年,重修。建国后,由洛带镇政府党委使用,作办公驻地。2006年5月,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东会馆:始建于1746年(清乾隆十一年),作为同乡联络站。1880年(清光绪五年),发生重大火灾,焚毁殆尽。1884年(清光绪九年),依原貌重修,历时四年告竣,基本恢复原样,兼有部分寺庙的功能,平时有香火。1949年以后用作粮站由洛带乡公所使用。八十年代初,会馆内泥塑具有地方特色的灯影子,1994年全部拆除。1991年,会馆进行全面修葺,并重修万年台。2006年5月,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川北会馆:建于清同治年间,为川北地区旅蓉商贾的聚会欢宴联络据点,原位于成都市卧龙桥街48号。建国后由当地教育部门接管,1981年4月被成都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为市级文保单位,后辟为锦江区教委老年活动中心,主体建筑仅存戏台和大殿。1999年因修建人民报社新闻大厦,经批准,搬迁至洛带镇镇兴村五组异地保护。2000年9月会馆异地保护工程竣工验收,交龙泉驿区区文物部门管理使用。2001年由个体企业承包管理使用。2006年5月,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