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领域
项目
关于
院况
团队
资质
研究·交流
行业新闻
学术支持
研究·交流
全部
学术研究
学术交流
中国村落遗产保护体系的统计分析
村落遗产是具有自身强烈特色的遗产类型,它成分及结构的复杂性,为文物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无论从构成还是规模上,惯常从三大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相对静态的评价体系已不再适合,而应寻求与其特性相配的,更多元且动态和持续的标准。形成新的认识,需要对村落遗产有更整体的认知,需要以全球视野,立体全面地纵观中国村落保护体系,并对每一个体系中村落遗产的分布进行统计分析,从分析数据中研究隐含其中的规律本质和现存问题,为评估现状提供可行依据,为制订合理的保护策略提供参考。
06-29
2016
资中地区优秀的民国建筑群
宏仁医院位于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重龙镇迎宾街,县人民医院驻地。宏仁医院系美国教会在资中传教形成的产物,为了将基督教传入,外国教会采取建教堂的同时办学校、设医院齐头并进的办法,来壮大自己,发展传教事业,宏仁医院即是这一时期应运而生。 宏仁医院为中西合璧式的建筑风格,采用石木结构营造,墙体为资中当地盛产的青砂石,楼板采用木结构楼板,建筑的立面多采用对称布局,拱形的门、窗,外凸的壁柱,表面剁斧粗犷的条石垒砌,屋顶耸立的壁炉烟囱,屋面的老虎窗等等都有较浓郁的西方建筑特色,建筑同时还融合了中式建筑的元素,屋面为小青瓦屋面,脊饰为灰塑脊,翘角飞檐。中西建筑元素的混搭是这一时期建筑的一个显著的时代特色。
06-29
2016
西昌古城墙
西昌古称邛都。秦时“尝通为郡县,至汉兴而罢”。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以邛都为越嶲郡,辖十五县,属益州,郡治邛都。北周天和三年(568年),置严州。隋开皇六年(586年),将严州改为西宁州。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置嶲州。唐懿宗咸通元年(860年),被南诏政权占领,南诏设建昌府。后大理国袭其建制。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年)置建昌路。明太祖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建昌路为建昌府,属云南行省。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废府,设军民指挥使司。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置建昌卫,属四川行都司。清雍正六年(1728年),裁建昌卫设宁远府,置西昌县,“西昌”之名自此始。中华民国时期,初裁西昌县并入宁远府,后又裁府复置西昌县。
06-29
2016
中国古代墓葬发展简述
墓葬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已有的存在,根据今天我们了解到的情况,经新石器时代至商、周、秦、汉及以后各历史时代,墓葬制度随着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发展而不断演变,显示出一定的规律性。
06-29
2016
三维扫描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利用
“园冶”古建园林设计研究院作为全国文化遗产保护企业中的领军单位,一直致力于技术成果的不断提升和总结。随着传统产业面对新技术的革命,我院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创新。三维扫描技术的运用,精确了文保项目的各类数据,对其残损的情况的统计和原景的再现起到了更加准确和直观的效果,对于本体的修复和研究起到了重要作用。 2016年5月21日下午我院特别邀请了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高级测量工程师李喻龙就三维扫描的技术和现有设备结合文化遗产项目中的具体使用与我院进行学术交流。就三维激光扫描原理、三维激光扫描产品分析、三维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应用、三维激光扫描工作案例、三维测绘新技术等五个方面进行了重点讨论。
06-29
2016
中日文物建筑抗震技术研讨会召开
2011年9月,由园冶古建园林设计研究院联合成都市文物信息咨询中心,都江堰市文物局举办的“中日文物建筑抗震技术研讨会”在都江堰市召开。近50位中日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就文物建筑的抗震技术展开交流探讨。在为期三天的研讨会上,日方专家将对日本传统木结构建筑构造性能、日本历史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进行介绍;而我国相关专家也将就我国各地抗震、防震技术现状作交流发言。 在经历了9.0级大地震后,人们惊异地发现,日本很多高层建筑依然保持完整,甚至连大的裂缝都没有。大多数毁坏的房屋并未被震垮,而是被海啸吞没。“这与日本房屋建筑采用防震技术、及时进行抗震诊断与抗震修复、每次大震后修改建筑法并严格实施等因素密不可分。”据与会的日本专家介绍,为了抵御地震的破坏,日本的高层建筑普遍使用橡胶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而独户、古旧建筑,与高层楼房相比,整体重量轻,积层橡胶不起作用。有效的抗震方法是在建筑物与基础之间加上球型轴承或是滑动体,形成一个滚动式支撑结构。“目前弹性建筑在日本非常流行,仅东京就建造了12座,并经受住了6.6级地震的考验,减灾效果显著。”日本专家建议,四川也可以多建弹性建筑。因为这种建筑物不直接接触地面,而是建在隔离体上。当地震发生时,能起到减缓上下颠簸的作用。
06-29
2016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